花漫四季——访新文艺群体“花儿金唱家”马全
编者按:新文艺群体植根于民间,与市场紧密对接,善于利用新型技术,具有旺盛的开拓创新能力。当前,这些新文艺群体正通过各大电视、网络、自媒体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尤其在今年年初持续开展的“文艺战疫”中,新文艺群体创作的热情,运用新媒体创作传播的能力尤为突出。为挖掘我省这一群体部分人员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引导带动新文艺群体队伍发展壮大,更好繁荣发展我省文艺事业,省文联网宣部通过深入调研,选取了各文艺门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文艺群体,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其现状和积极探索。
花漫四季
——访新文艺群体“花儿金唱家”马全
马全,青海湟中人,著名青年歌手、青海“花儿”传承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他一直和大山、流水、庄稼有着很浓的感情,当然也就和青海的民歌“花儿”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他曾荣获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青海赛区银奖、大赛总决赛优秀奖、排名全国“原生态唱法”第十名;第十五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青海赛区金奖;随中国文联赴法国巴黎参加巴黎“中国文化周”获银奖;受邀参加CCTV中国民歌大会;第三届青海省“德艺双馨工作者”称号,并在由青海电视台和青海花儿研究会举办的“青海花儿歌手电视大赛”上赢得大赛桂冠,荣获“金唱家”美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全的家在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的一条幽深的巷子里。立足他家门口,可见大门上悬挂着一副“润叶堂”大匾,大门左侧挂有“青海金唱家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青海润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两块牌子。进入大门可见一栋两层自建房,一楼是他家的居住场所,马全直接招呼我们上了二楼,这便是他的工作室。二楼正厅的中间摆有一组音响、功放、灯光、键盘以及网络直播等设备组成的一个小型的舞台,舞台背景配以蓝天、绿地、星空等样式,马全说这是他教授徒弟和网络直播时的场所。环顾舞台四周的墙壁,则挂满了他参加比赛的各种荣誉证书以及与其他著名艺人合影照片。马全向我们介绍到,这些荣誉和照片都印证着他多年来对花儿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全部热情。
马全少年成名,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他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说书艺人,姥姥家的人都是曲艺爱好者,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十三岁的他就开始学习演唱花儿,上百种的花儿曲令、花儿词他背的比课文还熟,很快在花儿艺术领域展露头角,成为当地的名人。初中毕业后他放弃了学业,在一酒店里当大堂经理,开始了打工之路。打工生活很辛苦,但他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平台,免费给在该酒店举办婚礼、过寿的人献唱,发挥他的特长,这也使他在当地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马全回忆说,即使在最艰苦的打工生涯中,对花儿的学习也从来没有间断过。自己第一要感谢的人是陈龙老师,陈老师教他学电子琴、架子鼓,学乐理,让他走向更宽广的舞台。而后在18岁时,马全师从花儿第二代传人马俊老师,也将他的花儿演唱一次次推向更高峰。他说,跟着马俊老师学习后,让他对“花儿”有了更系统、更专业的认识和提高。在马俊老师的言传声教下,加上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对花儿的执着追求,练就了他浑厚圆润的嗓音,吐字真切而清晰,行腔运气舒展自如,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
自此以后,马全连续几年在国内大赛上频频获奖,青海花儿一次又一次“漫”在了全国人民的耳朵里。青海“花儿”也成为青海的名片,享誉海内外。虽然有如此诸多的成就,但马全对老师们的尊崇感恩之情却溢于言表。他说,有些喜爱自己的粉丝称他为第三代“花儿王子”,但他从不承认自己是“花儿王子”这个标签。因为在青海只有一个“花儿王”,那是他的师爷朱仲录。青海也只有一个“花儿王子”,那便是他的师傅马俊。他谦虚的称自己只是一位花儿的传承者。
成名后的马全并没有固步自封,他积极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最后走向央视舞台,用实际行动宣传青海“花儿”,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他认为,作为西北地区最珍贵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的“青海花儿”正面临着两层囧境。其一是青海花儿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解为“俚俗巷语,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受众极其有限,不被许多人认可;其二是老一辈的“花儿”传唱者土音浓重、咬字不清,全国听众很难听懂,导致青海“花儿”走不出去。面对这种境况,马全在外地登台演唱时会先将所唱内容用普通话复述给听众,等听众明白后他才开始演唱。他谈到,青海花儿的很多唱词土语是很有必要进行“去粗取精”的,只有这样“花儿”艺术才能有更长远的未来,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2015年,马全怀着对花儿的执着创办了青海润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花儿需要绿叶来滋润和衬托,在花儿发展的长河中,他甘做润叶,润物无声但枝繁叶茂,他专心致力于花儿的研究和传承,努力挖掘和培养花儿新秀。马全现有来自青海各地不同民族的徒弟21名,这些徒弟中年龄最小的仅18岁,最大的比他还大6岁。马全谈到开馆收徒的初衷时说道,这些都是真正行过拜师礼的真徒弟,虽然学徒在拜师时会按照传统仪式包红包给他,但他会在仪式过后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学徒,学徒也不容易,但这种传统仪式是必要的。他并不需要靠收学费来获益,他只想传承花儿,打造花儿品牌,看到徒弟们对花儿艺术如此热爱,他很欣慰。马全对花儿的爱,是一种大爱,作为花儿的第三代传人,扛起的是花儿的前途,肩负的是花儿的传承和责任。
在谈及疫情的影响时,马全说,今年确实是最困难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商演是没有了,没演出自然没收入。但是他利用网络这个巨大推手开始了自媒体事业,他的直播在快手平台的粉丝量就达43.9万人,每场直播平均观看人数有8000人左右。他并没有想到网络新媒体技术有如此能量,几十万人的点击量将对青海“花儿”走向全国发挥极强的推动力。这不仅让马全精准的筛选出了真正喜欢花儿的粉丝,也对青海花儿的传承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