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戏剧家协会
八次文代会以来,青海省戏剧家协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精品创作,深化戏剧服务,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打造品牌活动
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戏剧进校园活动是省剧协的一项品牌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五年多来,在原有13所学校的基础上新增了6所学校和1个辅导基地戏剧体验馆。戏剧进校园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在互助县城东小学、门源县西滩乡寄宿制小学等地授予“戏剧进校园示范基地”牌匾,开展戏剧知识大讲堂、戏剧表演辅导、戏剧大舞台演出、剧本朗读会、画脸谱、戏剧手抄报等各类活动50余场,惠及5万余名师生。
同时,将工作延伸至幼儿群体,举办“听党话 感党恩 做党的好娃娃”庆六一・迎建党百年华诞儿童剧展演,155名幼儿园小朋友成功表演了《白雪公主》《花木兰》《一园蔬菜成了精》《小兔子乖乖》《陪伴是最好的爱》《厨房小精灵》等儿童剧,现场3000余人观看了演出。
讲好青海故事
为弘扬新青海精神,宣传青海戏剧界创作的成就,引导青海戏剧创作方向,省剧协将本省戏剧编剧的作品和在国内获奖作品编辑出版了《改革开放40年青海省优秀剧本选》。
以可可西里、青藏公路、两弹一星、玉树抗争救灾、“牧民省长”尕布龙事迹为蓝本,连续两年举办“为人民朗读”优秀剧本文学朗读会,讲述青海故事、弘扬新青海精神。
团结引领新文艺群体
加大对青海戏剧界新文艺群体戏剧工作者及广大会员的联络扶持力度,举办“脱贫攻坚进小康·激情唱响新时代”青海省剧协新文艺群体秦腔网络大赛。大赛涵盖我省8个地区11家民间剧团及部分自由职业者,共73人参加比赛,盛况空前。
从全省二十多个民间剧团中精选出的5个剧团六出秦腔传统大戏,举办“‘艺’心向党 百年‘剧’献”青海省戏剧界新文艺群体民间剧团秦腔大戏展演,此次展演是我省民间剧团首次从乡村舞台走进专业剧场。发动新文艺剧团在新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在2023年深入海东、互助等5个乡镇及14个行政村演出青海眉户戏、经典秦腔剧目、地方小戏和越弦、花儿等曲艺节目85场,累计服务群众近12万人次。
新文艺群体民间剧团秦腔大戏展演
加强人才培养
推荐协会会员汪菊川赴南京参加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推荐郗厚洋参加中国文联第三期舞台艺术制作人高级研修班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23铸梦计划·西安”艺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在全省范围内完成小戏小品征稿,成功举办“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青海省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以展演提升剧团编创能力和人才培养。
搭建交流展演平台
多次组织专家召开大型历史藏戏《金城公主》研讨,提升剧目质量,并推进剧目在西宁首演,挖掘青海戏剧文化资源,扶持戏剧文化建设。
推动第四届红梅大赛在青海互助成功举办,包括青海在内的13个省市自治区68个戏剧院团的23种剧种,8场比赛,1场颁奖晚会,共有4500余名观众现场感受了戏剧的独有魅力,大赛直播视频观看人数达67118人次,点赞达41956人次。
本土创演成果丰硕
省剧协积极组织推荐会员参加省内外展演展示活动,推荐的10名武戏演员参加武戏大赛,荣获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尕布龙》《土族元帅》获“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在第九届黄河戏剧节音乐剧《花儿·少年》获“最佳剧目”奖、现代京剧《生如夏花》获“优秀剧目”奖,1名演员获“最佳演员”奖,4名演员获“优秀演员”奖,2人分获“最佳舞美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奖。推荐参加第五届黄河流域红梅大赛,我省7名参赛选手荣获一等奖,5名参赛选手荣获二等奖,4名参赛选手荣获三等奖;组织推荐的剧目《湟水河畔》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斩获“特别推荐剧目”奖;组织我省选手参加第六届黄河流域戏曲红梅大赛,3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